創造共享價值,達到社會、企業、顧客、員工的和諧發展
自 2020 年,雷科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USR《 產學合創.跨域實踐:共構地方永續協作平台》合作並攜手高雄市兩岸合作事務促進會,共同推動「翻轉.築夢.高雄」圓夢實踐計畫,結合企業、學界及第三部門的跨界力量,透過整合的資源,陪伴提案在執行過程共同成長與實現,並促進效益擴及不同層面的社會公益課題,另,此計畫有一亮點為採取提案人自主提案方式申請,讓以往礙於資源不足無法實現的夢想,藉由相關資源的挹注,讓提案人、家庭及社群得以受惠,因計畫的導入而培育提案人翻轉實踐的能力, 並促成改變現在、點亮未來的可能,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。
第四屆的「翻轉.築夢.高雄」圓夢實踐計畫,在 2024 年 6 月開始展開計畫徵件,此次計畫更有德凡士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一同加入,為計畫增添更多資源,計畫與前幾屆些微不同的在於,推出延續型方案,讓提案人可以藉由原先計畫進一步延伸,使更多不同身分和在地社區受益。而此次投稿內容也十分多元,可分為四大類,有夢想實踐、教育輔導;社區連結及永續議題類,其中包含地方創生、高齡長者、弱勢族群及環境保護等議題,歷經一個多月激烈的初、複選後,最終共有五件提案脫穎而出,分別為「寂樂青春 – 聽障兒少藝起文書繪讀」、「活出單親新生活」、「阿公阿嬤ㄟ青春歌 – 高雄地區長照安養機構巡演計畫」、「負碳社區園藝生活計畫」及「設計永續的未來 ~ 高雄海廢升級再造 ~」,其中以雷科為主要贊助單位的提案分別為「寂樂青春 – 聽障兒少藝起文書繪讀」及「設計永續的未來 ~ 高雄海廢升級再造 ~」,而第四屆圓夢實踐計畫共支持五組社會提案,專案總觸及約6,219人次。另外圓夢實踐計畫延續型共有兩件提案分別為「阿公阿嬤ㄟ青春歌 – 高雄地區長照安養機構巡演計畫」及「設計永續的未來 ~ 高雄海廢升級再造 ~」,從2025年2月開始執行於4月結束,執行成果預計於下一年度永續報告書進行揭露。
透過生物炭應用於居家園藝盆栽手作的綠生活方式,讓參與者認識氣候變遷對於生活的影響,再到認識生物炭的來源並親自體驗手作生物炭,,親手製作石膏碳盆,並調配生物炭土壤種植綠植,藉由一系列體驗,讓大眾認識的土壤對於氣候和農作物的重要性,進行開始支持『負碳農產品』,一同與農民發展永續農業。
| 實踐場域 | 利害關係人 | 效益 |
| 高雄市鳳山區 | 高雄市聽障兒少及其家庭 |
|
在高雄前鎮區為主的各國小推廣高雄海廢種類及再生宣導,並進行結合海洋環境教育與永續設計的課程,通過互動和實作教學,讓學生了解海洋與廢棄物的環境議題、激發對海廢的想像及再利用創意,推動 STEAM 教育並實踐 SDG4(優質教育)、SDG12(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)和 SDG14(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)。此外在延續型計畫「設計永續的未來 ~ 高雄海廢升級再造 Ⅱ ~」中,帶領高雄民眾在旗津海灘撿拾海洋廢棄物,並將廢棄物搖身一變幅幅畫作,由高雄國小學童完成五幅畫作,並於雷科進行展出及結合線上線下投票,提升參與感與影響力。
身為單親家長更深感單親在工作培力、教養策略、托育協助及心理安定的重要,因此藉由工作坊的形式培力家長具有桌由教學能力,以媒合至學校或社團增加工作機會,另外安排團體諮商活動,由心理諮商師協助家長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難情緒及各式教養問題,以藉此成為一個友善支持單親的團體,提供多一個管道給需要的家長。
| 實踐場域 | 利害關係人 | 效益 |
| 高雄市鳳山區 | 親子為主,如:全職媽媽、新住民、特殊兒媽媽等 |
|
透過生物炭應用於居家園藝盆栽手作的綠生活方式,讓參與者認識氣候變遷對於生活的影響,再到認識生物炭的來源並親自體驗手作生物炭,,親手製作石膏碳盆,並調配生物炭土壤種植綠植,藉由一系列體驗,讓大眾認識的土壤對於氣候和農作物的重要性,進行開始支持『負碳農產品』,一同與農民發展永續農業。
| 實踐場域 | 利害關係人 | 效益 |
| 高雄市大寮區 | 高雄市聽障兒少及其家庭 |
|
連續三年安排至一般的安養中心及社福機構演出,每次音樂演奏時,總是在台上看到許多長輩神情變化,因此想將音樂故事傳達給更多的長輩,撫慰長輩的心靈帶他們回到屬於他們的青春年代,另外在演奏的過程中一同撫慰照顧者的心,因此想透過計畫持續將音樂帶到更多高雄長照安養照護機構。此外在延續型計畫前往另外五間長照安養照護機構,並將演出形式豐富化,加入更多互動性,長輩們透過一同演唱,回顧他們的青春年代,達到加強記憶力,降低抑鬱。
| 實踐場域 | 利害關係人 | 效益 |
| 高雄市 4 間長照護理機構,分別為 聖公媽護理之家、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仁愛之家、 艾維格林長照社團法人、 崇恩老人長期照顧中心。 | 高雄市長照機構同仁及長者 |
|